晕倒在教室里的女大学生

2017-07-22 04:15:56 来源:
分享:

教室里,大学生们下聚精会神地听教授讲课。

当教授转身黑板上写下1行字时,突然“扑通”1声,坐在第1排的1个女生倒了下去,把正在认真作笔记的同学们给吓了1大跳。

几个女同学赶快上前扶起她来,只见她脸色苍白,晕倒在教室里的女大学生,双目紧闭,呼吸微弱。

她们把她送回宿舍去了,其余同学继续上课。

可上第2节课时,这个女生又若无其事地走进了教室听课了。

惹得男生们1阵好奇的私语:是什么病?好得这么快?女生们则会心而神秘地大笑起来,晕倒在教室里的女大学生。

原来该女生是因痛经而晕厥,送回宿舍后休息1阵就恢复正常了。

痛经是最多见的1种月经失调症状,以青年女性为多见。

它产生于月经期前后几天,表现为在月经来潮前开始,小腹、腰部有阵阵坠胀、隐痛、酸痛和压迫感,有些女性还感到阵阵难于忍受的绞痛,晕倒在教室里的女大学生,通常还伴随有全身不适的症状如疲倦、呕吐、尿频、便秘、腹泻乃至晕厥。

据统计,约10%的青年女性有明显的痛经,例如本文开头讲的那个女大学生就是其中之1;约有30%的青年女性有1般性的痛经。

12下1页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前者产生于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25岁后逐渐减轻,在结婚和生育后多消除,不再复发;后者是有月经后多年没有痛经,后来突然产生痛经,多为25—30岁以后的女性才有。

导致痛经的直接缘由是由于子宫肌肉和血管的强烈收缩痉挛引发疼痛,所以当经血流出时疼痛就减弱和停止了。

继发性痛经则多与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有关。

同时,痛经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许多少女在最初几次来月经时过分紧张、惊骇、怕痛,对月经期间身体不适过分敏感,长此以往,构成牢固的条件反射,1来月经就觉得疼痛不适,这就是所谓原发性痛经。

痛经者的气质类型多属抑郁质与胆汁质,其个性中多有较高的受暗示性和易焦虑等特质。

女伴们和家庭中其他女性成员的痛经表现会引发这些受暗示性高的女性产生痛经,使原来无痛经产生痛经,或原来痛经轻微者变得明显严重。

来月经时的情绪好坏对痛经是否是发作及程度轻重也有影响。

情绪好时疼痛轻微,情绪低落时疼痛加重。

对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痛经,要医治根除病因。

另外,要注意克服不良情绪,消除致病的消极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学习女性生理知识,了解月经的构成机制,避免对月经的耽忧与惧怕,摒弃对月经的偏见和误解(如来月经不吉祥或倒霉),注意调解生活节奏,避免过量的精神刺激,以减少焦虑紧张。

有的学校调查表明,在女生中普遍讲授月经生理卫生知识后,严重痛经产生率显著下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