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经的认识误区

2017-05-26 14:35:26 来源:
分享:

痛经又称为经期疼痛,是指经期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并且需要药物医治,主要表现为腹部绞痛伴随下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是妇科疾病人最多见的症状之1,但有些女性缺少对痛经相干知识的了解,在其医治方面存在着1些认识上的误区。

1、误区1:痛经会自动康复

出现过原发性痛经的女性,婚后症状可自然好转或消失。但婚后再次出现痛经时,多数人会认为无关紧要,症状可自动康复。事实上,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大部份可自动好转、消失。继发性痛经多于婚后出现,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瘜肉等疾病,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不治疗原病发,痛经不会好转。

2、误区2:凭经验用药可到达医治效果

1些女性在痛经时,凭经验利用药物止痛,却不知如果用药不当,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不管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患者,均应在医生的指点下用药医治。

3、误区3:摘除器官可1劳永逸

1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患者可表现为严重的痛经,由于长时间受病痛的折磨而想摘除病变器官,以到达1劳永逸的效果。事实上,机体的任何器官都有相应的作用,过早摘除可能会出现1些隐性的、未知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