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排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1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次/d,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天。
2.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发的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
(1)通过下丘脑及垂体而抑制排卵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清E2水平降落相当于早滤泡期。
(2)减少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核受体水平。
(3)抑制子宫内膜DNA合成。
(4)增加雌2醇脱氢酶及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增加雌2醇向雌酮等活性较弱的雌激素转化。
经常使用的孕激素有黄体酮,己酸羟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和醋甲孕酮,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根据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有区分,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30mg肌注,周期第18天或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以后彻退出血行经时,使增生的内膜脱落,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不取周期性用药方法,而连续性利用,各作者所报导的激素用量不1致,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剂量小者唯一10~30mg/d,剂量大者为200~800mg/d,醋甲孕酮40~160mg/d,己酸羟孕酮125mg/隔天1次,必须坚持延续用药,断断续续的间隔用药将极大的影响效果。
3.达那唑是1种乙炔基睾丸酮(ethinyl-testosterone)的衍生物,是医治内膜异位症的经常使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以200mg/d的剂量医治3个月,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明显效果。
4.棉酚是我国用来医治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卵巢,而且对子宫内膜也有特异的抑制作用,医治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北京协和医院用棉酚医治内膜不典型增生已视察到初步效果,有1例不典型增生,用舒经酚后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用棉酚医治8个月,内膜萎缩,以后很快受孕,顺产1**。
5.GnRH促效剂先致使血液促性腺激素水平大幅度升高,继之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库存衰竭,而抑制垂体,使雌2醇水平降至绝经后水平,故也可用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相关新闻
上一页: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