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检查,可做出诊断,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有子宫内膜组织刮取活检,扩宫刮宫术及负压吸宫术,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表现为散在及单个灶性病变,有时又与子宫内膜腺癌并存,刮宫或取内膜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而行子宫切除者,发现35%~50%患者,其子宫内尚有子宫内膜腺癌,所以必须获得全部宫腔表面的内膜组织进行诊断。
刮宫术与内膜活检比较,所刮取的组织更加全面;但刮齿未到的地方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因此,3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选择。
2、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初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1.病理形态的鉴别
根据刮宫所取子宫内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确存在1定困难,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包括对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1致,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容易肯定,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瘜肉样腺肌瘤(Polypoid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斟酌。根据分析,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搜集的1566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岁(36~91岁),其中0.6%<40岁,8.4%<50岁,所以,对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偏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类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其实不具有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导5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岁,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提示的组织学类型,仅仅在不能鉴别分化好的内膜样癌与不典型增生时,可以年龄作为鉴别的参考因素。
(2)药物医治的反应:对药物医治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医治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1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医治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相关新闻
上一页: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的几个小妙招
下一页:子宫内膜增生有哪些症状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