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学分类
在名称用语上,旧的分类也不是10分确切,例如“囊性增生”,其组织学变化不但限于内膜的腺体成份,而且病变的腺体也不1定总是表现为囊性扩大,因此这1术语的表达其实不10分恰当,“腺瘤样增生”,不但在概念上及词义上相互矛盾,组织学诊断标准也1直不太明确,易于在病理诊断中造成肿瘤和增生2者之间的混淆,“非典型增生”的分类名称虽然与新的分类相同,但在组织学的诊断标准上仍有差异,新的分类是进1步明确为细胞核的异型性改变。
2.病理特点
(1)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病变的子宫稍大,内膜明显增厚,有时呈弥漫瘜肉状,刮宫物量较大,可混有红色光滑的瘜肉状组织,镜下病变呈弥漫性,累及内膜的功能层与基底层,由于间质与腺体同时增生而不表现出腺体拥堵,腺体大小不1,轮廓较平滑,腺上皮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的晚增殖期类似,不具有异型性。
(2)子宫内膜复杂增生:复杂增生的病因与单纯增生大致类似,但由于病灶呈局灶性,可能还与组织中激素受体的散布有关,少数复杂增生可以发展为不典型增生,从而影响预后,有1993年报导的21例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增生中,4例为复杂增生,均在短时间药物医治后,病变畏缩并前后受孕,足月分娩,其中3例产后2~3年病变复发仍为复杂增生,随诊9~38年还没有见癌变。
病变的子宫内膜可以增厚或很薄,也能够呈瘜肉状,与单纯增生不同的是,病变成腺体成份的局灶性增生而不累及间质,刮宫物量可多可少,常混有正常,萎缩或其他类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病变区腺体拥堵,可以“背靠背”,间质明显减少,腺体的轮廓不规则,或曲折呈锯齿状,或构成腺腔内乳头,但无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
(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产生与复杂增生类似,但部份病例可以缓慢发展为癌,在重度不典型增生中,其癌变率可达30%~50%。
相关新闻
上一页: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下一页: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的方法都有哪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