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2017-05-26 17:53:40 来源:
分享: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目检阴道排泄物,诊断霉菌性阴道炎,通常并没有困难,但对非典型病例,为了证实诊断,凡疑为带霉菌者,或了解医治效果,必须作阴道分泌物检查,可直接取阴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1小滴等渗氯化钠溶液或10%~20%氢氧化钾溶液,加盖玻片,微加热镜检,红,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立即溶解,而霉菌即以线样纤维或菌丝体mycelia的情势显示,并有微芽或份子胞子conidia贴附,但此法可靠性较低60%,如取阴道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胞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容易辨认,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霉菌培养,另外,亦要注意相干的诱因,如有利用大剂量甾体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及血糖检查等。

须与滴虫性阴道炎相鉴别,多不困难,在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混入分泌物少量后作镜检,如能发现有呈波形运动的毛滴虫,便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室湿太低时滴虫活动力也减低,可将盐水略加温后再检查,必要时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1、悬滴法:取少许阴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或10%氢氧化钾溶液,置光学显微镜下视察,可找到成群的芽孢和假苗丝。此方法最经常使用,阳性率可达60%。

2、涂片染色法:涂片固定后用革兰染色,油镜下视察,可见呈阳性着色的胞子和菌丝,阳性率约为80%。

3、培养法:有症状而屡次检查阴性者可采取培养法。取分泌物接种于含抗生素的沙氏培养基上,置37℃培养3~4d后镜检,阳性率更高。固执病例应检查尿糖及血糖,并详细询问病史,有没有服用大量雌激素或长时间利用抗生素的病史,以查找病因。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产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亦可构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大至会阴、肛门周围及股生殖皱襞,直至大腿内侧、外表,完全类似急性或亚急性湿疹。阴唇及阴蒂附近黏膜增厚,相互接触的皮肤表面潮红糜烂。个别可引发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产生溃疡、外阴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