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降落,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乃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之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阴道前后壁又与膀胱、直肠相邻,因此子宫脱垂还可同时伴随膀胱尿道和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与支持子宫的各韧带松弛及骨盆底托力减弱有关,因此多见于多产、营养不良和体力劳动的妇女,病发率为百分之1至百分之4。
1.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病发的主要缘由。分娩,特别是难产、第2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产生子宫脱垂。
2.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1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降落而产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以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产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而至。
4.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少可致使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随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5.衰老
卵巢功能消退致使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产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相关新闻
上一页:试问子宫脱垂怎么办
下一页:子宫脱垂都是什么状况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