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性微寒,能行瘀血,生新血。《本草正义》言:“然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本草汇言》曰:“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者,用之相宜。”
益母草对产后恶露不净、痛经、闭经等治疗效果较佳。
1.产后恶露不净及人流、药流术后例:患者,24岁。顺产后1月余恶露不净、色暗红、量少,无腹痛发热症状,乳汁通,饮食2便正常。b超提示子宫附件正常,宫内未见残留物。本病属产后气血两虚,血为寒凝,瘀血阻于胞中,冲任失畅,血不归经。选用益母草膏每次2包,1日2次。连服4天,恶露减少,配合黄芪颗粒内服1周后恶露已净。
产后及人流、药流术后的子宫出血多因子宫宫缩乏力,胎盘残留、子宫内膜受创伤引发蜕膜粘连、残留,影响内膜复古引发。中医亦认为,产后病的病发机制基本概括为血虚、血瘀、外感6淫。历代医家的论述肯定了益母草在妇人经产方面的利用。《本草正义》言:“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胎产诸证。”《本草求真》记载:“益母草,消水行血,祛瘀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古代医家对益母草的认识与现代药理的研究基本符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母草:女人的妇科圣药,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它能使不规则自发性收缩的子宫变成有规律的收缩,并有助于子宫炎症的吸收。故益母草被广泛用于产后诸病。
2.痛经例:患者,女,21岁,14岁月经初潮至今经来腹痛,内夹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紧。此症为寒瘀而至,治以通调气血为主。嘱其在行经前及行经期间服雷氏益母草膏,每次2包,1日2次冲服,配伍妇科调经片或止痛化胶囊,疗效更佳。连续治疗3月,经期腹痛症状基本消失。
痛经不管原发性和继发性,疼痛产生都不排除各种病因致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致。中医认为多为气血不顺畅,寒凝瘀阻,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投以益母草膏确为比较便捷的方法,益母草单方制剂,即益母草水煎加红糖而制成,因膏中加红糖,甘味能补脾健中,又能缓急止痛,恰恰反佐益母草的寒性而有温中祛寒的功效。
3.闭经例:患者,32岁,经阻3月余。平素经水延后,甚则3、4个月1行,益母草:女人的妇科圣药。现稍感腹胀,4肢乏力,面色白,纳呆,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脉细弱。本病多为气血亏虚,冲任失养而至。治以益气养血,疏理冲任为主。投以益母草膏配伍8珍颗粒连服2周后经水转。嘱其继服两药,内服1月余,再次经转,连服3月后,经准如期。
闭经除因器质性病变而至外,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因寒凝、湿热和血瘀而致经脉阻滞不通,可在泻实基础上加大益母草用量,疗效满意。虚证多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无以滋养经源,无血可下,在补虚基础上,配适合量益母草也可获得不错的效果。
妇女的生理特点以血为本,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妇科血证中应以调畅气血为其主旨,益母草的特性为活血止血,祛瘀生新,在因瘀血阻滞而至的妇科血证中,既能通流澄源标本统筹,又能祛瘀生新而复古。
益母草膏不但适用于实证妇女经产病,即便是虚证,在医生辨证的情况下,将益母草膏配伍使用,亦可收到良效,且剂型方便,确切是百姓家庭用药的便捷之选。
相关新闻
上一页:九大方法帮你缓解痛经
下一页:性生活:真的是痛经的灵丹妙药吗?
相关问答